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老屋町】巷弄間的故事─初訪新莊老街

        今天跟著新莊社大的老街故事遊藝隊來到我以往常常忽略的地方,來認識一下這條台北盆地最早發展的街道。

        沿著巷子來到新莊郡役所(就是現今的新莊派出所)的後面,一個由眾多老房子圍繞起來的機車停車場,一旁即是新莊武德殿。日治時期,凡是規模比較大的城鎮都設有武德殿來培養警察的武德與武術(ex.劍道、柔道......),所以眼前的機車停車場也曾是警察們習武的地方。只是後來國民政府不再訓練,所以武德殿也漸漸荒廢,甚至門口還擺了一張廢床墊。
        而一旁的派出所仍保留著日治時期漂亮的紅磚牆面,讓我想起紅樓的青春記憶。但眼前的這一切,全都被畫進新北市政府的公辦都更範圍,而漂亮的紅磚牆面說會保留,但也只保留一面牆就是了。也讓人對於這塊地的未來感到擔憂。
 
武德殿現觀
 
在新莊開發下的小小天地
 
武德殿內頂部樑柱
 
新莊派出所正面
 
派出所後面
 
紅磚牆面
 
貌似是以前的刑房
 
以前的宿舍

        隨後來到主祀媽祖的慈祐宮。媽祖是航海的守護神,為何身在內陸的新莊會有媽祖呢?在康熙年間,因斷層錯動而使台北盆地再度陷落,當時台北變成內海,新莊也因此成為通航港口(只是後來因河砂淤積而使航運中心漸漸轉移到艋舺)。新莊由於發展早,不但商業繁盛,連歷史也非常悠久。慈祐宮在清代是屬於官廟的重要廟宇,這裡的媽祖與身旁的七爺八爺甚至是穿著官服的呢。而正對面的街道更是直接連接至當時的港口,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新莊慈祐宮
 

 
八角形柱珠


 
乾隆年間的匾額
 
慈祐宮正對著的街道可直通河岸

        接著進入較為熱鬧的市場路段。新莊老街的路幅很窄,僅容許小客車單線通行。一旁的房屋大多不超過三、四層樓高,甚至有許多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古厝,值得一看。但也因政府缺乏規劃,許多房屋改建或加裝雨遮而顯得有點雜亂。加上商家占用騎樓,行人被逼到路上和來往的車輛爭道。真的希望政府能規劃出純行人通行時段,佐以文資維護態度來整修老房子,以恢復老街昔日風華。


 

林泉成古厝
傳統餅店
   
 
武聖廟
 












        穿越新泰路口就來到頂街,因為不算市場的範圍,所以也安靜了很多。沒想到這裡還有傳統的米店、打鐵店等傳統產業,甚至還有豆腐店正在做豆腐呢。許多人就因此為在店門前看這難得的景象。
 
米店
 
古早拿來秤米的秤
 
打鐵店的農具見證以前新莊的農耕時代
 
手工製作的豆腐店
 
豆干


 
豆腐脫模




 
傳統的灶


        看其他人的遊記都會去米巷或是戲曲巷,但這回看的巷子真的完全不同一般觀光路線。像是在一條巷子裡有一面突兀的牆夾在兩屋之間,導覽的阿姨將她稱作「客氣之牆」。因為早期相鄰的平房都會共用牆壁,但若一邊改建,共用牆拆除反而造成鄰居房屋結構的問題,所以先改建的會先退一步留下共用牆。再來又換另一邊改建,畢竟共用牆還有一半是鄰居的,為避免拆除占用而產生的土地爭端,所以各退一步,因而產生了一面牆夾在兩屋之間的有趣現象。
        一般觀光客通常只逛外面的街道,但後邊的巷子才真正是當地人的生活圈,據導覽員說她小時候還會嘗試走不同的巷子回家,避開車水馬龍的街道。有的巷子裡還有養豬,因此有「豬哥巷」之稱。巷子裡的故事,不只和新莊的發展息息相關,更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結合,因此有許多說不完的有趣故事呢!
客氣之牆

豬哥巷
 
居民暱稱"小藍三號"
 
豬圈的遺跡
 
"同心協力"巷


 
信箱孔???



        沿著頂街走,進入了海山里的範圍。老街旁的老房子也愈來愈多了。
 
難得可以看到樑


 
專做廟會用糕點的傳統糕餅店
 
看起來好好吃XD



 
屋瓦
 
在地畫家家裡的小吃店
 
不正對馬路的土地公廟,這是為了配合古水圳的流向

        老街不但見證在地的發展,也是居民生活的連結。但隨著新莊快速發展,愈來愈多新移民移入,也產生了許多傳統流失的危機。像是有人說到以前新莊廟會十分熱鬧,甚至晚上也有暗訪活動,但新移民卻常常不解風俗,廟方也因此常被抗議。但難道因為被抗議,所以就不辦了嗎?老房子也是,難道新穎的大樓才能代表一個城市的繁榮嗎?

        這次的導覽真的給我許多想法,讓我看到在地人與土地連結的深刻情感及熱衷參與地方的熱忱,真得很感謝新莊老街遊藝隊!讓我想到我的家鄉,很久以前就發生卻直到最近我才知道的事情,希望鶯歌人能像他們一樣這麼有熱情就好了。
        加油吧,新莊!下次我會再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