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老屋町】冷清的老街─剝皮寮

艋舺,在平埔族語是獨木舟之意,後來因著河港貿易而繁榮。不過後來因為河道淤積,以及大稻埕因為茶葉而興起,而逐漸沒落。日本時代開始進行市街改正,艋舺地區的清代街道紋理幾乎都消失,反而是剝皮寮老街因為預定要被劃入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校地而意外被保留下來,成為台北市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

在1907年的臺北大稻埕艋舺平面圖上可以看到,鄰近龍山寺的剝皮寮是位在艋舺市街的東南角,舊稱為北皮寮。關於剝皮寮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是早期木材加工需要剝樹皮,另一說是以前附近有在剝獸皮做家具,第三種說法則是從「北皮寮」的閩南語諧音而來。
臺北大稻埕艋舺平面圖(1907)
因為日本時代的校地規畫,所以到了戰後仍被劃入禁限建區域。1989年,台北市政府打算延續日本時代的規畫將這塊地進行徵收並完成徵收程序,不過卻沒有立即執行拆屋,到了1998年的執行最後期限,民間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才開始進行搶救運動。或許是為了成全保存歷史建築的美意,抑或是為了1998年的市長選舉,時任市長陳水扁決定緩拆剝皮寮。到了下任市長馬英九上任,老松國小校方及家長會要求徵收並增建活動中心,與想要保存的社區居民發生教育與文化之爭。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居民趕出老街,把老街變成今日的鄉土教育中心兼做藝文展演空間。
剛好在舉辦市立大學的畢業展
剝皮寮至今仍保存著清代店舖及日本時代的牌樓,可說是見證了兩個時代的建築發展。除了拱圈式的騎樓,還有露臺和綠釉花磚。歷史街區中,還有章太炎在日本時代旅居台灣的住所和杜聰明博士的研究員呂阿昌醫師的住宅等深具意義的建築。



露臺和山牆
綠柚花磚

依樣式應是清代的

呂阿昌醫師宅 
章太炎旅居住所
雖然被漂亮的老房子吸引住,但馬上就覺得少了甚麼,好像少了點人氣。文宣上總是說著這邊有多熱鬧,但實際走一遭卻覺得冷清,不是觀光客少的那種冷清,而是沒有老闆招呼客人的聲音、街坊鄰居的閒話家常的那種冷清,真不禁想問這樣老街還是老街嗎?這種只保存建築的「標本式保存」,像是華山、松菸等等都是例子,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冷清的老街 
只有拍照的觀光客
保存文化資產並不僅僅是保存這麼簡單,後續要如何讓人記住、怎麼記住,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老屋町】古蹟對大眾來說是什麼?

歷史古蹟是什麼?為什麼都不被大眾關注?昨日三井倉庫終於還是在鄧副市長干預文資審議委員會下做成了遷移的結論,但除了少數獨立媒體,主流媒體仍看不到相關報導。到底古蹟對大眾來說是什麼?突然有了這樣的疑問。

對大眾來說,古蹟或許是偉大又古老的建築,像是長城、希臘古城之流,因此以前一直都有古蹟要有百年歷史的迷思。但台灣有文字歷史以來也才不過400年,開始有能完整保存百年至今的建築也不過是近兩、三百年的事,更遑論對台灣影響深遠的建築都是在近150年內建成的,那這樣台灣能被列為古蹟的不就寥寥可數嗎?再說,如果他在90歲的時候就被拆掉了,那不就更沒有建築會到百年?
曾經差點被台灣省政府拆除的台中車站,當時也未滿百年
為了避免上面的問題,於是社會上開始在藝術層面進行價值論述,諸如柯P日前到日本所讚嘆的東京車站、或是之前北門露臉時網友製作的各朝代美學比較圖。彷彿古蹟是個藝術品,供遊人打卡、拍照、欣賞,至於又破又舊就可以移、可以拆,沒必要留下。也因為是藝術品,所以只要能獲得最佳美學角度,即使是古蹟也可以讓他像櫥窗裡的模特兒一樣換各種角度、擺各種pose。但這真的是對於古蹟最好的保存方法嗎?而在這樣的標準下,六張犁亂葬崗沒有價值、綠島監獄沒有價值、南港瓶蓋工廠沒有價值,但真的是這樣嗎?
北門附近可以一覽各朝代的建築風格
 之所以有這些奇奇怪怪的文資慘案是因為這些標準某種程度上都去社會脈絡化了,社會忽略了古蹟本體為何存在這裡以及為什麼存在的問題,也忘記了古蹟在地理和歷史上作為絕對時空座標的價值。於是我們不去談這些古蹟背後的種種故事以及對於社會影響的論述,只想著用客觀的年齡或跟著主流的美學價值去評價古蹟,就像我們對待人一樣,我們只看他表面的學經歷以及各種客觀分數,好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

 是什麼造成了社會與地理和歷史等等的人文社會領域脫節?我猜想是因為過去教育與社會環境有意無意的貶低人文社會學科,甚至最好不要去碰政治、不要去碰歷史,最好有個標準答案可供依循。教材上,更是「地理成歷史、歷史成神話、神話創造道德」,使大家和台灣這塊土地愈離愈遠。社會對於歷史論述也只停留在表面的年紀、美觀,而無法再提出更深入內涵、發人深省的反思。

 後威權時代的我們能不能有些不一樣?走過貧窮和快速發展、錢淹腳目的時代,我們在精神上何時能富足?我們能不能在這些議題中多投注點人文關懷,而不要只用冷冰冰的交通數字、年齡或空泛的美學去論斷,進而走向一個在精神富足、尊重歷史與地理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