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是天災還是人禍?舊山線大甲溪鐵橋橋墩傾倒事件

落成將近110年的舊山線大甲溪鐵橋在1997年后里豐原間的雙線化工程完工切換、卸下鐵路運輸的任務後,2004年在當時台中縣政府交通旅遊局的規劃下成為「后豐鐵馬道」至今。然而舊鐵橋的橋墩卻在去年(2016)后豐鐵馬道花樑鋼橋基礎加固第二期工程中,因遭逢67月的大水和颱風,而使得P4P5橋墩倒下。

縱貫線通車之初便屹立至今的大甲溪鐵橋是座下承式鋼桁架橋,共有六座桁架和五座橋墩,長382.2公尺,因其桁架外型又被稱為花樑鋼橋。但台灣長期缺乏流域治理觀念,隨著上游水壩和固床工等等工程進行,無形中也加速老橋橋墩基座被沖刷掏空。
於是在2014年,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發包進行舊大甲溪鐵橋的橋墩基礎加固工程,第二期工程於2015年12月進行,原預計在20167月颱風季前完工。然而在2016613日梅雨夾帶豐沛雨量,使得尚未完成補強作業的P4橋墩傾倒、P5橋墩傾斜。隨後工程就這樣停了下來,之後兩座橋墩就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留在原地,而7月緊接而來的颱風也讓P5橋墩倒下。不過修復工程並沒有隨著颱風季結束而展開,停工至今兩座橋墩仍躺在大甲溪的河床上。

根據筆者二月到訪的情況,最早傾倒的P4橋墩形狀還算完整,但墩頂床石已佚失,而P5橋墩則是斷成兩截。近觀橋墩可以發現其墩體斷面是橢圓形,結構則是以紅磚作為沉箱主結構,中心則是以礫石和混凝土填充,以石塊封頂後再以紅磚砌成墩柱,其工法可能是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修復完成的。
P5沉箱
P4沉箱
P4墩頂
P5橋墩
目前是以臨時橋墩先撐住橋面
最近市府發出新聞稿表示,目前已追加4094萬修復經費,近期會先將橋墩移置安全的地方,避免阻礙水流,而後再經文資審議小組審查決定修復方式。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最有可能是以混凝土建造新墩柱後,再在外頭貼上舊磚頭復舊。然而舊橋墩的建造工法亦是台灣歷史上的見證,如此修復是否恰當且未來該如何向後世交代這段過程,都是有關單位要注意的。

(本文為節錄,詳見RN231)
鐵道情報 #RN231(特集:臺中綠空鐵道願景)將於4月27日(四)出刊,各大銷售點將會晚一至二天上架。
鐵路高架化改變人們記憶中的城市,也改變了百年來臺中的城市紋理及生活方式。這一期的特集中,我們為您介紹高架化後的臺中城市願景,從「綠空鐵道軸線」延伸至「博物館城市」,期盼能開啟不一樣的城市想像與規劃,打造臺中才有的博物館城區。
DR2700型白鐵仔首航至今已50年,臺鐵局特別舉辦光華50紀念專列,其活動過程及幕後花絮,本期雜誌都有詳實紀錄。天山下的新疆三道嶺,是現役蒸汽機車最後的舞台,這期觀景窗準備了12頁超精彩的蒸汽機車攝影集,讓您跟著攝影師的腳步,欣賞這片荒漠上鏗鏘有力行駛著的黑色巨獸!淡海輕軌、環狀線電車等新型捷運車輛已陸續亮相,在本期鐵道情報中有深入報導,關注臺灣軌道車輛動態的您,絕對不可錯過!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看火車】綠啟航?─CT273活動紀錄

綠色博覽會已成為宜蘭每年都會舉行的知名盛會,今年則移師冬山火車站附近的新公園─生態綠舟舉辦。為了向民眾宣導可以搭火車來冬山看綠博,同時也為了活動宣傳,宜蘭縣政府向台鐵租借了CT273蒸汽火車來助陣,並邀請部分社福、地方團體搭乘,而不意外的宜蘭線鐵路邊又是各種大拜拜。

由於花蓮常用的冷氣平快車目前還在高雄機廠保養,於是這次的專列所使用的車廂是彰化的三等通勤客車,並於星期二(4/18)附掛於7502次貨物列車回送至宜蘭。至於主角CT273則是在前一天(4/19)下午從花蓮出發,以R123+CT273+煤水車+MBK的編組做5968N次回送。
今日的活動則是以(北)R123+5TP+MBK+煤水車+CT273(南)的編組運轉,中間皆不做掉頭作業。一早接近8點時,專列先從宜蘭回送頭城載客,之後於9:15準時發車,沿途停靠宜蘭、冬山、蘇澳新站;在蘇澳新站轉線後再北上冬山停留三個小時,之後停靠宜蘭、礁溪、頭城,結束載客服務。
圖片來源:台鐵路透社FB
不過既然是要推廣搭綠色運具來看綠博,結果卻是找來製造最多空氣汙染的蒸汽火車,不禁讓人滿頭問號。好巧不巧最近彰化又經常被無聊的人檢舉蒸汽火車製造空氣汙染,環保單位竟也幫腔建議改燒瓦斯,這種建議相當不尊重蒸汽火車的歷史傳承,就好比要求台北北門要符合現代防震標準一樣的荒謬。再者,中部就有六輕、台化、中火的大型汙染源,環保單位一直拿不出對策解決,卻來管偶而才跑一次的蒸汽火車,頗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嫌。
聯合報:蒸汽火車冒黑煙、拉汽笛頻遭檢舉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411576

另外,台鐵真的很喜歡這種塞很多字的的HeadMark诶,而且還做這麼小,真不曉得是想不想讓人注意到?

以下就是這次活動的紀錄照片,就讓大家欣賞囉。

筆者一早就前往二城紀錄,R123帶頭的編組還頗像宜蘭線普通車復活的呢。一旁再種菜的阿伯也跟我順便聊了幾句,說著「這只是你們沒看過才會覺得稀罕啦,在我來看這算落伍的啦」,我笑笑以對,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世代差異吧?不過更令我好奇的是,阿伯說這台車以前不是拉客車的,而是拉「火物仔」(煤炭)的。CT270型以前在西部本就是拉客車的啊,不曉得是不是阿伯認錯了?還有就是那麼以前在宜蘭拉客車和貨車的又分別是哪一型的車呢?
5968A次
5968A次
5968次
隨後又跳上4148次區間車到了新馬北的制高點,可惜一片雲來變成前面有光後面沒光的景象。回到新馬車站不久,天空竟開始下雨了。
5968次
5967次
在他停在冬山的空檔,我去別的地方晃晃,時間接近時又再回到了二城稻田。原本想說會一路下雨下到晚上,結果雨不但停了還變得天氣晴朗,傍晚的黃金光真是讚!
5967B次
活動結束後,CT273就回花蓮囉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老屋町】台北文資史上最大鬧劇─新‧新北投火車站落成

日本時代,日本人在北投發現溫泉,從此來北投泡湯的人絡繹不絕。即使北投車站距離並不遠,但為了節省走路時間、服務來此泡湯的遊客,鐵道部還是敷設了新北投支線。1916年4月1日,台灣第一條純為觀光而開闢的鐵道─新北投支線正式開業,車站出口即面對著北投公園,周邊盡是溫泉澡堂,新北投車站創造了北投地區的一段黃金歲月。

1988年,為了台北捷運興建工程,淡水線上許許多多的木造車站都被遭到拆除,唯一僅存的新北投車站則被彰化民俗村買走。這幾年社區意識興起,甚至政府還發起古蹟信託基金想用民間募資的方式讓新北投車站回到他的家鄉。

終於在2017年4月1日,流浪彰化多年的新新北投火車站風光落成。這座台鐵淡水線唯一留存的木造車站的回家路迢迢,前後歷經許許多多在地文史工作者和專家的努力,最後卻成了沒有人笑得出來的玩笑。為什麼呢?想必許多人一定和陳副市長一樣不知道文化恐怖份子在想什麼吧,那麼就來說給你聽吧。

一、現址並非車站原址

古蹟之所以稱為古"蹟",代表著他在一個地方存在很久,並因他而產生許多文化。就好比歪腰郵筒就一定要在華航總部旁邊,因為他是在那裏歪腰的,而不是在北門郵局一樣。那麼車站的原址在哪呢?根據1973~1974年的台北市航照圖和現代google map對照可以發現,新北投車站的原址並不是現在假車站所位在的七星公園,而是在今日肯德基旁邊的空地。

1973~1974台北市航照(資料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Google Map

不過大家從圖上也可以看到昨是今非,後來開闢的巷道剛好切過車站原址。但政府口中的"文化恐怖份子"也沒有這麼不好商量,於是向市府建議了原址微調的版本,希望在不影響交通,又能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來促成這樁美事,但卻被這個號稱"開放政府 全民參與"的市政府給搞砸了。

(資料來源:回家吧!新北投火車站FB專頁)

原址為什麼重要?古蹟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幫助我們了解過去,包括空間與人的互動,而不是只為了讓偽文青懷舊。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新北投支線的興建目的是為了節省遊客抵達泡湯地的時間與體力,所以車站的位置當然是離泡湯地越近越好。因此,車站才會正對著北投公園,因為北投公園周遭就是眾多民營浴場和大家都知道的公共浴場。當你把車站重組於50公尺外,這層關係就不見了,後人無法了解明明就是要節省時間為什麼還要遊客多走50公尺。

並非原址就算了,畢竟也有很多古蹟被位移還是可以修舊如舊的例子。但爭議就和很多事情一樣,有一就有二。

二、舊材料保存不當、損壞嚴重

根據當地文史工作者提供的資訊以及蘋果日報2016年10月15日的報導,負責重組的營造廠商竟放任這些舊建材在外頭淋雨。同一篇報導更引述文化局副局長指稱車站不具文資身分,因而才未指定具古蹟修復經驗的廠商施作。

古董需要恆溫恆濕控制,可惜我們官員就是不懂,出事了再牽拖其不具文資身分。就算不具文資身分,試問哪一條法令有禁止你用對待文化資產的方式來修復新北投車站?因為官員的消極不作為以及點交不確實,使得還沒重組舊材料損壞比率就達62%。整座車站一半以上的材料都是新造的,一進門就可以聞到濃濃的新材的味道,連新舊材之間都有明顯色差,沒有修舊如舊。

舊的裝飾和新的門

退一萬步而言好了,木材即使在正常保存下都有可能腐朽,換新材料似乎無可避免。但古蹟之所以為"古",不就是在工法、材料材質、尺寸等細節上可以了解先人的巧思?所以這些細節本就應該詳細考究、盡力重現吧?不過爭議可沒就此打住。

三、細部構件尺寸不對、工法粗糙

開幕當天,許許多多的文史工作者都到場,將現場狀況與舊照片做比對,結果不但許多細節不一樣,連工法都十分粗糙。細節不同的包括售票口窗戶比例、氣窗窗框數量以及台基應為水泥而不是黑色洗石子。更多的討論可見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6223359193164/permalink/783972901751537/

售票口窗戶比例應為1:2:1做成1:1:1
奇怪的米字窗
原本應該有通風孔的
窗框數量和比例都不對

古蹟修復是非常講究的,任何工法都應該力求修舊如舊,且要具可逆性、避免添加太多新的東西上去,免得未來新的歷史考證出現時救不回來。但不知道是不是廠商本身就不熟悉榫接工法,屋內多了很多加固用的鐵片,看來相當不美觀。另外也有多處新料補在舊料的孔裡面,還有像是補土過的痕跡,完全感受不到市長所說的「做工很細」。




看起來像是補土
新料和舊料整個格格不入

看到這裡想問問大家,一棟位子不對、材料不舊、尺寸和工法也都和原本的不一樣的建築物還能叫做古蹟嗎?同時還用了諸如鐵片等不可逆的工法,也對所剩不多的舊材料造成傷害。這些年來,許多社會輿論都對文創歪風有許多反省和討論,然而在這樣環境下仍然造就了這一棟怪胎,只滿足了偽文青懷古、打卡的需求。新北投車站已經死了,現在這棟不過是落成於2017年的仿冒品罷了。

新新北投車站落成之後,對在地社群多年來的經營與努力也造成傷害,未來該如何詮釋想必需要一段時間重整吧。不過,一棟建築物需要受到許多建管法規約束,只有列為文化資產才能放寬或排除。因此,未來台北市文化局會不會指鹿為馬替柯文哲擦屁股,或許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新北投車站,R.I.P.


參考資料:
    1.回家吧!新北投火車站
    2.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3.北投與新北投舊鐵道踏查